昨天發了一噗,引起不少網友的興趣。
會想討論這問題,是因為最近有些說法,以一邊一國連線大勝來論述民進黨的未來路線。類似的文章很多,就不一一舉出了。
可是一個基本待解決的問題是,市議員候選人加入一邊一國連線有比較容易當選嗎?
這問題有點麻煩,因為幾席裏面當選幾席,有好多不同的說法:
1. 扁辦的陳淞山是 33/45 (45席當選33席)
2. 陳茂雄教授是 36/41
3. 陳昭姿是34/41
我想連線成員也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所以我上網找資料,而能找到最完整的名單在此。拿這份名單再上中選會去查,得到下面這張表:
4.這張表算起來是 33/43
整理四個數字如下:
33/45=73%
36/41=87%
34/41=83%
33/43=76%
有人分子多算一個,有人分母少算一個,結果就會有微妙的差異。我想因為這是個很鬆散的結盟,所以在成員總數的計算上才有這麼多不同的說法。
而民進黨的當選率,是 130/161= 80% 左右,初看和 73%-87% 之間,差異不算大。
但要嚴謹的回答『一邊一國連線是否比較容易當選』這個問題,就不能只比較百分率。非民進黨籍的因素應該排除,這樣才有辦法比較連線的效果。
我們再把表裏面民進黨提名的市議員裏,有參加一邊一國連線的和沒有參加一邊一國連線的分開來看,做成下表:
這個表的意思是,民進黨所提名的161名議員中,有35名參加一邊一國連線,其中29名當選。相較於沒有參加連線的另外129人中當選101人,有沒有不一樣,比較厲害呢?
這是統計學上很基本的卡方檢定,2 個類別變數間有沒有獨立性,我們用SPSS V17來計算結果如下:
卡方值是 0.128,表示變異量很少。只要對統計學有點概念就知道,有沒有顯著差異,看P是否小於0.05。這個 P=0.72 也太大一沱了吧,所以沒有顯著差異。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計算,你可以用這個線上的計算表。結果是一樣的。
如果你要了解為何用這個方式統計,可以看這本教科書的範例15-1就知道了。
簡單講就是,有沒有參加連線和當選與否是不相關的。
我沒有故意要漏氣的意思,事實上我為一邊一國連線其中的2位出力助選過,也和其中另外幾位的有一點點認識。我完全支持,認同一邊一國連線的主張。
也許有人說我算的 29/35 這兩個分母分子不對。但民進黨本來的當選率就有80%,要有統計上差異,差不多要 33/35 以上才有可能。多算或少算到2-3個結果是一樣的。
再進一步去算40個(後面3個不算,優待一下)一邊一國連線的總票數是650674票,平均起來是 16266 票。
而全部民進黨161個議員,總得票數是 2643828票,平均起來是 16421票。
這兩個值後者還比較大呢,要看有沒有差異要做 T-TEST,不過我看就不必了...XD
還有GOGOGO連線的勝率是65名當選53名=81.5%,和民進黨全部的130/161=80.7%,相差也很少。這不必再跑統計了吧?
結論:不管有沒有連線,那一種連線,民進黨的五都市議員同質性都非常高,綠營的選民們都給予同樣的支持。
也就是說: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