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中時的新聞,刊載這一期(1083期)新新聞的封面故事。心想,好啊,又是一篇不怕死的要來唬爛『M型社會』的文章。中午吃飯時就在上班的地方附近買了一本新新聞,對照一下。沒錯和網路新聞上寫的一樣,(廢話,這是宣傳用新聞,擷取正文內容而已)。見獵心喜,又有可以修理的對象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台灣經濟有多爛? 『笨蛋,問題在唬爛!!』Part II),沒有,台灣社會沒有M化,要說也是A+化。貧富不均的問題近七年來一直在改善,以國際經濟學的眼光台灣的貧富不均根本不嚴重。為什麼媒體老是在吵這個?連新新聞也要拿這個當封面故事?媒體人,死不認錯,越陷越深。
先說『你就是新貧族』這篇文章中,第一個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它的文章中沒有交待,只說是『主計處』。其實在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上網去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資料來自這一頁:
http://fies2.tpg.gov.tw/a11.asp?year=95 這頁要用 IE,才能開啟詳細數字。他的資料,來自:
參、歷年家庭收支調查主要結果表下開啟後的第六表
因為這篇文章提到73萬戶,所以我們知道他用的是十等份所得分配表沒錯。
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那篇文章就知道,衡量貧富不均,一般是用吉尼係數,或是五第份所得分配表來看。用十等份的問題在於,第十等有錢的人和第一等沒錢的人都是極端值,很容易失真。就那麼有趣,失真的例子就發生在去年。怎麼說呢,讓我們把原始圖畫成圖來看:
這個表就是文章中說的..2006年(95年)是5.25倍,平2002(91年)的記錄,只少於2001年(90年)的5.33倍。原文中沒有圖看歷年變化,我把它畫成圖來看:
但是,如果我們用另一份檔案資料:
畫出來的圖就不一樣了,不管是用5等份來看,或是用吉尼係數來看,圖最後的尾巴下來,不是上去。表示貧富不均的問題,這幾年正在改善之中。
用5等份,用吉尼,還是10等份才正確?隨便google一下你就知道,當然是5等份或是吉尼係數。今年股市,房市漲,最最有錢的那群人增加的比較快,這一點也不奇怪。但衡量整體貧富不均,那有人在看10等份的倍數?那是一個很容易失真的數字。這篇文章,就隨便提了這個來比較,接著下文開始唬爛『M型社會』,『新貧族』理論數千字,又是說這個國家那個國家的,又是這個學者那個學者的。基本數據不對,扯這麼多做什麼呢?
另外下一段更好玩,更可笑。也點出媒體們玩『家庭所得數字』的一個大盲點,這段是:
這個肓點是什麼?就是沒有去看,平均『每戶人數』的變遷。
為什麼最低所得戶的收入增加這麼少?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戶口中的平均人口變少』!!!這是因為這個社會的小家庭越來越多。人少,賺的錢絕對值當然就少。不但最低所得戶中的平均人口/就業人人口絕對值變少,(見上表),而且最高所得戶的人口和最低所得戶的人口的相比值也增加。了解這個數字變化,才能看穿知道真正的問題在那裏:問題的焦點在於許多獨居老人,單親家庭的生活困境,最貧窮的那一組,人口不但少,連就業人口平均都不到一人!!!這才是真正要關心的重點。去你的M型社會,少在那邊亂嚇中產階級啦!!
其實,每戶人口越來越少,不管那個等份都一樣,不過基本上每戶的收入還是增加的,(最窮的也增加了一點),因為,所有人的收入都在提高中,沖淡了人數變少的效應,還是讓平均每戶的收入增加了。
但是,在所有的媒體提到收入分配的問題,完全不提到平均每戶人口減少的問題。
這就好像提自殺人數增加(見這篇台灣經濟有多爛? 『笨蛋,問題在唬爛!!』Part IV - 自殺,是醫學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但是不提人口增加的因素,也不提人口老化的因素一樣,更別提自殺黑數的問題了。要講數字,卻又不科學,不懂統計,一味的亂唬爛。找主計處的數據,片面引用,來說明你那不存在的結論。遇到主計處別的數字不合你預期,就說人家數字造假。這,就是現在台灣的主流媒體。
到底這些媒體從業人員是無心,還是無知?
新新聞封面上寫著『台灣中低收入戶破1286萬人』,這個實在不知所云。查看原文(第24頁)指的是2001年家庭資產淨額衰退,然後.....全國中低收入戶增加到六成,人口總計1286萬人。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就知道,2001年是台灣經濟指標大壞的一年,但之後就好轉。這個1286萬人是六年前的數字,現在的數字呢?結果2001年的數字跑到封面上,還加一個『破』字,誤導讀者以為是2007年現況!!而且,什麼『中』『低』收入戶,這根本就是個含糊不清的用語!!
我們可以知道『低收入戶』的全台灣戶數,目前2007年是8萬多戶,是比往年增加幾個百分點,但是低收入戶的增加,其實不一定反應社會變窮。其實,正是因為平均收入增加,低收入戶的標準被放寬了,所以,低收入的戶數增加,但這顯示出來的是社會福利的進步,這種受主觀標準影響的數目,不能拿來當經濟指標,也不能拿來當做貧富不均的証明。
我們可以知道『低收入戶』的全台灣戶數,目前2007年是8萬多戶,是比往年增加幾個百分點,但是低收入戶的增加,其實不一定反應社會變窮。其實,正是因為平均收入增加,低收入戶的標準被放寬了,所以,低收入的戶數增加,但這顯示出來的是社會福利的進步,這種受主觀標準影響的數目,不能拿來當經濟指標,也不能拿來當做貧富不均的証明。
見這一篇文章:
『低收入戶的增加與景氣好壞未必有直接關係,而是與國家福利政策條件寬鬆或嚴謹及其執行運作有關。政府近年擴大照顧弱勢政策,逐步放寬審核條件,並於94年 修正社會救助法以排除民眾申請障礙,如:動產審核標準中規定的存款投資額度、家庭電器用品項數及不動產擁有額度等都隨生活水準提昇而放寬調整審查;同時, 將國際通婚、失業、高齡、單親、原住民等過去不易認定為低收入戶的對象納入救助照顧,這些都是低收入增加的原因,並不是貧窮現象惡化;而被救助人口的增 加,正是政府承擔照顧弱勢責任的具體表現;我國對弱勢民眾福利照顧的增加,可視為福利效益的成果。』
事實上,對於家庭分配所得不均的情況,政府轉移所得的力量越來越大。什麼意思?就是政府在稅制上,在社福支出上,一年比一年大,不然所得差距其實會更大。經濟發展,所得差距一定會變大,GDP, GNP,儲蓄率的數字告訴我們人民越來越有錢,而最有錢的那組增加更多。這不是M化,也沒有中產階級貧窮化的趨勢,媒體們,別再亂扯了!!
這些媒體,最厲害的就是斷章取義,放著五等份的數字不看,放著吉尼係數不看,偏去挑十等份的極端值。以這樣的証據直接要說明『M型社會』,要唬爛『新貧族』。竟然文章中還說:『平心而論,統計數據的確顯示台灣比以前更接近「M型社會」』平心而論???是平那個心,從那裏去論啊?
這篇文章後文還有:
『另一項台灣獨有的經濟現象是:人均國民所得幾乎原地踏步了十多年。如果考慮十年來的物價膨脹,那麼我國這段期間的經濟大餅,不但沒有做大,反而縮水。』
人均國民所得原地踏步?
(引用自http://blog.roodo.com/fairy220/archives/1827067.html)
這叫原地踏步啊?十年來的物價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到底多大呢,看一張圖搞定:
這篇文章後文還有:
『另一項台灣獨有的經濟現象是:人均國民所得幾乎原地踏步了十多年。如果考慮十年來的物價膨脹,那麼我國這段期間的經濟大餅,不但沒有做大,反而縮水。』
人均國民所得原地踏步?
(引用自http://blog.roodo.com/fairy220/archives/1827067.html)
這叫原地踏步啊?十年來的物價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到底多大呢,看一張圖搞定:
(引自http://blog.roodo.com/subing/archives/4433193.html)
只要媒體一直唬爛下去,我就有文章可寫。媒體這種墮落的作文方式,是在幫國民黨助選嗎?或許吧。不過我想,在商言商,台灣中產階級現在很焦慮,焦慮的人,總是要尋找更多的事來煩惱,來讓他們更警覺。所以M型社會論,新貧社會論有其市場,所以新新聞拿這個當封面來賣錢。
你說新新聞的作者會不知道該用五等份或吉尼係數嗎?不可能,十等份都找的到,那些數字怎麼不知道。問題是,那樣就沒辦法唬爛出一篇可以嚇中產階級的文章了。至於單親家庭和獨居老人要關心,這種論點賣不了錢,不關他們的事。引用片面的數據,加以錯誤的解讀,放2001年的數字在封面,聳動的標題,靠這樣賣錢??還不如找個漂亮的正妹,穿少一點,會更光明正大,可能也賣的更好吧~~
(引自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twngsm0958&b=22&f=o1988170197.jpg&p=13)
你說新新聞的作者會不知道該用五等份或吉尼係數嗎?不可能,十等份都找的到,那些數字怎麼不知道。問題是,那樣就沒辦法唬爛出一篇可以嚇中產階級的文章了。至於單親家庭和獨居老人要關心,這種論點賣不了錢,不關他們的事。引用片面的數據,加以錯誤的解讀,放2001年的數字在封面,聳動的標題,靠這樣賣錢??還不如找個漂亮的正妹,穿少一點,會更光明正大,可能也賣的更好吧~~
(引自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twngsm0958&b=22&f=o1988170197.jpg&p=13)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