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下午到健保局辦點事,回來在門口上計程車。司機是個外省伯伯,他正在聽廣播張大春說書的節目,就問我聽不聽這個。我說聽啊,不是這陣子都在講水滸傳嗎?怎麼變成金瓶梅的西門慶登場了呢?他說是啊還是水滸,講武松嘛,自然要提到西門慶。所以我們就聊開了,因為就在羅斯福路上,講到news 98,我說我還上過他們的節目啊,他告訴我,news 98那棟大樓本來是間上海浴,之前他常去洗。他38年隨老爸來台北,就住這一帶,南門市場以前都是平房呢。我問你住這麼久,以前看過原來的瑠公圳吧?
知道啊,我小時候新生南路就是瑠公圳大水道,兩邊是單行道種了不少柳樹,現在都填起來了。小時候還常去那摸魚摸蝦呢。
瑠公圳最近一次成為話題。是出現在謝長廷的市長競選政見裏。他主張搬走松山機場,這樣新生高架可以廢掉,讓被壓在馬路下的瑠公圳水道重現天日,老實說這是很不錯的政見。去過大阪道掘頓的人就知道,馬路走河川兩邊架橋過去是很有風情的設計。道掘頓是大阪的象徵,首頁那張小廷的照片就是那兒拍的。如果新生北路高架挖掉復原瑠公圳就有可能像這樣
應該很不錯。
瑠公圳的故事其實非常有意思。現在的台北人大都不知道在都市底下有這麼一條傳奇性的灌概用渠道在。瑠(王留,我的電腦上打的出來,因為裝過特別的字型,你的我就不知了)公,本名郭錫瑠(王留),我想是三百年前台灣最勇敢,最有創意也最有膽識的人物了。對300年前台北人而言,他也是最有貢獻的一個人。
以下引自http://library.sindian.gov.tw/tw/hsman/content/p33.asp
『清初台灣土地肥沃又平坦很容易開墾,稻作一年可以收成兩次,雖然有禁令的限制,但在原鄉生活壓力的趨使下,閩粵人士相繼渡海來台,從事土地拓墾。 康熙中期以前,台灣的開發仍侷限於台南高雄一帶。時人猶將台灣北部的雞籠、淡水視若絕域「人至即病,病即死,凡隸役聞雞籠淡水之遣,皆欷歔悲嘆;水師例春秋更戍,以得生還者為慶」。康熙三十六年(1697)春天,郁永河從福建到台灣採硫,郁永河從台灣縣(今台南市一帶)循陸路北上「自竹塹以北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是年五月初二郁永河從干答門(今關渡)還看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大地震造成的台北大湖。時台北平原的人煙罕見,他在「裨海紀遊」中形容:「蹈非人之境」,其間雖紀錄了平埔族、通事、社人、水師活動情形,但並沒有漢人拓墾紀錄。 十八世紀初,漢人移民在台北盆地的拓墾進行非常快,但水源豐富的新店,卻遲至十八世紀二、三十年代才開始,主要是受制於泰雅族對入墾者採取激烈的反抗,使漢人裹足不前,最後只好開辦官莊以武力保護招佃進墾文山地區。 一九○五年刊行的《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對漢人入墾文山地區有這樣的調查敘述: 「乾隆初年,已有移民入墾。當時生番威脅甚大,非民力所能墾成。因此,政府於此駐兵,將荒埔曠土收為官莊,招募佃人開墾。所以本堡田園大部分負擔官租。然而,因設置戍兵,墾民漸安全,移民獨立招墾其餘埔地的漸多。」 漢人的入墾,使泰雅族人的生活空間縮小,雙方衝突不斷。面對這種情勢,清朝政府只好將附近的一些山區,交由秀朗、雷裡、雷朗等平埔族看管,因此在「拳頭母官莊」以外的地區,木柵、新店一部分、以及深坑、石碇、坪林等地全歸屬於雷朗社、秀朗諸社所有。但由於雷朗社、秀朗諸社的人數有限,整個土地的拓墾和防禦泰雅族的工作,最後還是由漢人來承擔。今新店市中正路的靠山一帶有「隘寮坑」的地名,就是過去隘寮的地方。 台北地區三面環山,形成中央平坦的盆地,土壤膏腴,宜于耕作,故自清初以後,漢人陸續進駐拓墾,至乾隆初葉台北盆地平原已無草地,隨著墾區的擴大,當時以埤池為主水源供應,每遇乾旱田地就無法耕作。 農田水利的改進使旱園化為水田,米穀產量增加提高土地經濟價值,台北盆地隨著農墾的開發,水利灌溉設施也逐漸開拓,開圳工程導引溪流灌溉農作,成為拓墾者最重視的事。台北平原位於基隆河與新店溪之間,惟有設法引導河水進入平原,才可以解決台北盆地農田灌溉問題。
乾隆五年(1740)郭錫沿著新店溪尋找圳道水源,在青潭溪與新店溪會流處,見到此處地勢較高又溪水充沛,位置就在現在新店街的東南方,若在此築堤壩成一蓄水埤池,將青潭溪水提高(類似今日的水庫),再沿新店溪岸,開一條輸水圳渠,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台北市,就可以用青潭溪的溪水來灌溉大台北地區的農田。
這段水利工程最大的困難,在築壩攔水後,還必需開鑿一條長約二百公尺的引水渠道(時稱石腔),才能將水引到大坪林過景美溪,灌溉台北平原東半部。 石腔工程最艱難的部分是必須在新店街東南方新店溪岸邊一百多公尺岩石陡壁下,鑿穿一條引水隧道,不僅工程難度高,該地又地處泰雅族部落內,開圳建埤工人時常遭受伏擊,使工程的變數更大。
當時的引水渠道工程,完全憑藉著石匠用人力一鑿一錘敲鑿,鑿石工匠鑿入數公尺後,洞內就沒有光線,石匠用豆大的油燈照明繼續開鑿下去,再把敲下的碎石,用畚箕運出洞外,出隧道口是最危險時候,泰雅族原住民常埋伏在洞口等候,等工匠一出洞口就給予出奇不意的攻擊,因此必需調派壯丁守護洞口,保衛工作人員的安全。據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墾戶蕭妙興等人所訂五庄合約中記載:「……與有關經營者一起做實地勘察試探的結果,同行者均說:谷深山又高,預定的圳路遍布岩石,要開鑿極為困難而叫苦不已!……生番兇惡百出,前後被攻擊數次而多人遇害。又生番出沒無常,實難令人預料,當時實是百苦艱難無與倫比。譬如支那列國史所記載,即仗孫臏及吳起之勇,將軍之謀事,往往也會失敗,何況是我們,即使再如何注意週到,入深山之番界要避免番害,實在是難上加難。至乾隆十八年屢次與生番接觸血戰,一連多年。 乾隆二十五年圳路貫穿石腔時,當時之石材師鍾阿傳等,把當時與生番之血戰狀況,雕刻于當地圳路之路旁石上。……」
台灣的地形險峻,每遇急風豪雨即水位猛漲,河水氾濫,進入旱季卻又涸竭見底,郭錫乃仿效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採用竹蛇籠築坡攔水。 竹蛇籠分成圓柱形的「豎籠」和「叉籠」兩種。「豎籠」用長3.5至6.5公尺不等的桂竹六十根,每隔75公分處用桂竹作緯,編成直徑1.8公尺的圓柱,此種圓柱形的竹蛇籠,因豎立放置溪中築壩,故稱之為「豎籠」。漏斗狀的竹蛇籠,籠頭部直徑約1.8公尺,蛇籠身用長3.5公尺的桂竹36根,每隔75公分處用桂竹作緯,編成頭大尾小圓錐形狀,這種竹蛇籠狀似魚尾,故稱之為「魚尾叉籠」,內裝卵石或石塊。
築陂壩時先在溪床勘定建壩位置後,再循此預定位,挖掘一條深約1公尺,寬約12公尺的溝道兩排,然後用松柏製成的木工沈床,放置溝道中,再以石塊填平,作為水壩下方護床基地,似穩固溪床並可鞏固水壩。另沿沈床上方邊緣,先立「豎籠」,雙牌併立方式宜豎于溪中,自東岸至西岸連成一條長堤形攔水壩,由於河基深淺不一,為施工便利遷就地形,所以整個攔水壩就像蛇一樣橫臥在河床上,因其形取名就稱為「竹蛇籠」。
乾隆十七年(1752)郭錫再度開築仍然沒成功。這時候乃由大坪林五庄地主蕭妙興、朱舉、曾鎮、王綸、簡書、陳朝誇、吳德昌、江游龍、林棟材等合組「金合興」墾號,由蕭妙興等提供五庄土地境內,任由郭氏開鑿圳渠至任何外庄灌溉農田;另外提供獅頭山旁(今碧潭)的土地一處由郭氏興建大貯水池蓄水,並同意使用大坪林五庄的土地開鑿圳道,引水灌溉台北平原與郭錫交換,取得青潭口陂地的使用權與開鑿大坪林圳的權利。
由「金合興」接手的首汴工程,自乾隆十八年(1753)起,請石匠鍾阿傳等人開鑿施工,在都是砂岩和頁岩及潭深山高石壁上,從攔水壩、斗門頭到第一汴(分水閘)之間,鑿出明渠(圳路),也要鑿暗渠(石腔)。在鑿渠築陂期間,開圳人員時常遭受伏殺,因此大坪林五庄庄民「設流壯為護衛」,挑選身體強壯者輪流巡察防禦,血戰經常發生,犧牲了許多生命,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青潭到新店這一段穿石為渠的艱鉅事業,稱為「大坪林五庄圳」,主要灌溉區為十二張、七張、十四張、寶斗厝、二十張等地。以後繼續開鑿大坪林平原上的公、私水圳。 大坪林五庄的居民於一七五三年開始合鑿隧道及合開渠道,歷經二十年,終於在一七七三年完成了灌溉大坪林五庄的圳道,使新店地區的農業全面進入水田耕作的時代,該圳灌溉大坪林地區農田四百六十餘甲。
乾隆三十年(1765)全部完工,呈請清丈、定界、陞科,經秋、胡二姓委員清丈後,乾隆三十三年(1768)署理淡水同知李倓批准並親自到青潭口勘察,劃地分管定案,即可避免與金合興爭地,又可以確定庄內地界合約。(合約)便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一切妥當後簽定的。於同年三月商定<五庄合約>,訂定水費收取標準及五庄庄主各人的水租持分,開始向用水戶收取水租。 光緒年間,曾承淡分府陳發給"給拳山堡大坪林五庄陂長金同順戳記"使用,清代全台只有十三分之一的田園升科,台灣北部土地升科更不及三十分之一的情況,大坪林五庄庄民呈請「清丈田賦」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一切清丈妥當後,大坪林圳開築完成時,業戶首金合興即蕭妙興乃率同夥股、陂長、圳長、五庄眾水甲地主佃人,於二月間舉行慶成禮祭,叩答上帝神祇,共同訂立<大坪林五庄仝立公訂水路車路合約>照式行事,感謝神祇庇佑慶能順利運營。
同年,郭錫在1753年和大坪林五庄居民交換水源後,開始在獅山邊大潭進行引水工程,在築壩,先用石塊和泥土堆砌,但每遇豪雨,山洪下瀉即被沖毀。後來改用桂竹做成竹蛇籠內裝石頭,再將竹蛇籠相互連疊的在溪中築成一道攔水堤壩儲水。由青潭溪(新店溪)的溪水導入圳道流至大坪林區後必須設法引水渡過景尾溪,才能流入大台北市興雅庄、錫口等地的農墾區。
景尾溪(即景美溪古名霧裡薛溪)該溪源出于玉桂嶺,由東向西經石碇等地至景美後流入新店溪,景尾溪有九十多公尺寬,郭錫用木材製成水橋(木製的渡水木槽 ),架于溪上連接兩岸圳路,引水渡過溪河,此種水橋當時稱為「木 」。依據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記載: 「……於是他們建了一條木製的水槽。用一連串堅固的長約十公尺的木樁架在河上;槽有三面,係用相當厚的木板造成,用一些楔子連接著。槽的內部上一層油灰,這樣便不致漏水;槽深約一公尺半,寬約兩公尺半;四十七根木樁把槽支住。水從景尾引到艋舺。……」 由於當時所建的木是平底,行人可以裸足行走槽上。故自木架成後,兩岸居民均捨棄原來的渡船,將木作為木橋行走,然不數年木即告損毀。郭氏仍以堅毅卓絕的精神,竭盡智力,潛心研究,再度設計用大水缸去底,連接做成涵管使用。於是一面僱工在溪底挖一地道;一面購買大批水缸,全部將底去掉,連接埋于溪底地道內,作為通水暗渠(類似今日之水泥涵管)連接兩岸圳路,而恢復通水。 埤圳完成後,新店、景美及台北市等地區的農田獲有豐沛的水源灌溉,原來的廣大荒埔,也先後墾成農田日趨繁榮。
但清乾隆三十年(1765)秋,連日豪雨,山洪暴發,景美溪底的暗渠悉遭沖毀。遭此一重創!郭錫憂思成疾,是年冬天農曆十一月十八日與世長辭,享壽六十有一,諡「寬和公」。 郭錫長子郭元芬,決心完成乃父志業,與工程計畫師陳菊司研究設計,決定仍用木架於溪上通水,為避免行人再將木當作木橋通行,乃將木改為尖底。當時大家稱此尖底木為「菜刀」。 萬盛庄地區的佃農高緣等三十二人,耕作農田七十九甲七分,卻未獲得公圳的水源灌溉,乃和郭元芬洽商,並作實地勘察研究,協議在大坪林地區的上埤大圳(即郭氏所開的水圳)的西方,另闢建一條渠圳(當時稱為下埤大圳)通到景美溪邊的木圳頭設於大宅庄,(碧潭北二高高架橋下)與上埤大圳的圳頭(青潭入口)分開,將碧潭溪水導入圳渠。其一切費用議定郭元芬負擔和萬盛庄佃農高緣等三十二人共同分攤,每甲分攤工程費銀伍圓,於開工時先交三圓,待大圳開成通水後再交尾銀二圓,其餘由圳主郭元芬負擔,用水戶則按用水規定每年交付水租費。 協議達成後,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動工。一面在碧潭溪中用桂竹編成竹蛇籠,放置溪中,築成一條攔水壩;一面自碧潭入口處,開一圳路至景美溪邊,直通到木。築埤建圳工程進行兩載,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完成通水,郭氏父子數十年水利事業至此始全部告竣。 圳渠全部通水後,由新店溪上游入口,經青潭溪埤至景美溪南岸的上埤大圳,其灌溉範圍均在大坪林地區,後人稱此圳為「大坪林圳」。入水口處稱「頂埤」。自大宅庄經新店、景美至台北市地區的圳渠,為紀念郭錫 建圳造福鄉民的功德,稱為「公圳」,入口處稱「下埤」。
《淡水廳志》載: 「公圳(又名金合川圳),在拳山堡,距廳北一百二十里,業戶郭錫鳩佃所置。其水自大坪林築陂鑿石穿山,引過大木溪仔口,再引至挖仔內過小木,到公館街後拳山麓內埔分為三條;其一由小木至林口莊及古亭倉頂等田,與霧裏薛圳為界;其一由大灣莊至周厝崙等田,水尾歸下陂頭小港仔溝;其一由大加臘東畔之六張犁、三張犁口過直至車罾、五分埔、中崙前後上搭搭攸等田,水尾歸劍潭對面犁頭標、入北港大溪,灌溉田一千二百餘甲」。 公圳傳至第四代郭章璣(又名郭清和)時,由於家道中落,乏資經營;先於清道光八年(1828)十二月,將圳寮、圳路、水田等的二分之一產權,以三千七百銀圓,讓渡給林益川者 (板橋林本源)共同經營管理,將管理行號改為「林益和」號,約定自道光九年(1829)元月起至道光十五年(1835)元月止,為期六年,期滿後由郭章璣交還林益川三千七百銀元,將所讓售的業權贖回。孰料至次年(1829)十二月,時僅一載,郭章璣又以四千二百銀圓,將公圳圳路、埤池、圳寮及木等所有設施,全部讓售與林益川獨資經營。郭氏兩代辛勤開鑿的水利事業,悉數轉由林家接管。』
在300年前,先民開墾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水源。而水資源的寶貴,甚至引發原住民不惜發動戰爭。瑠公有遠見的冒險家,供水向農民收租金(事實上,全台灣都這樣,這也是後來全國都有農田水利會的由來),這是個很有賺頭的獲利模式,但也十分因難。 當時的創意包括在山中挖出河道,設置竹籠,甚至還蓋水橋,還要一邊打仗。史料中說,瑠公為誕和原住民講和,娶了兩個原住民小老婆,還請原住民當他的保全人員。其實有時間的話,把這段故事寫成小說拍成電影一定很有意思,找徐若萱和舒淇來演他的小老婆就對了。現在瑠公圳大部份都被蓋起來,不過在溫州街有一小段還看的到。
這是溫州街瑠公圳整修前的樣子
這是整修後的樣子,過兩天有空我會去看一下。
整修後的牌子。
溫州街45巷。怪怪地和別的巷子不一樣是歪的。其實台北市後多路歪歪斜斜的都是因為以前是水路。新生南路很怪,新生北路更怪,因為南接不到北,接到的是松江路,就是因為水路是歪的...
衛星上想找那一點點露出的水路,不過看不太到。可以按照上上上張照片去想像露出水路的位置。
碧潭的取水口和台大校門邊的碑。
水道示意圖。
有一件事我剛剛才想通,為什麼不引其它地方的水比方景美溪??幹嘛這麼累,還要打山壁?
理由很簡單,因為水位不夠高,水量也不夠多。我一天到晚過景美舊橋,那裏水面離橋至少有20公尺,水量也少,所以要做水橋過這兒啊~~
300年前,瑠公的想像力真是驚人。而他也把這狂想付諸實現,光這點我就很佩服他!
知道啊,我小時候新生南路就是瑠公圳大水道,兩邊是單行道種了不少柳樹,現在都填起來了。小時候還常去那摸魚摸蝦呢。
瑠公圳最近一次成為話題。是出現在謝長廷的市長競選政見裏。他主張搬走松山機場,這樣新生高架可以廢掉,讓被壓在馬路下的瑠公圳水道重現天日,老實說這是很不錯的政見。去過大阪道掘頓的人就知道,馬路走河川兩邊架橋過去是很有風情的設計。道掘頓是大阪的象徵,首頁那張小廷的照片就是那兒拍的。如果新生北路高架挖掉復原瑠公圳就有可能像這樣
應該很不錯。
瑠公圳的故事其實非常有意思。現在的台北人大都不知道在都市底下有這麼一條傳奇性的灌概用渠道在。瑠(王留,我的電腦上打的出來,因為裝過特別的字型,你的我就不知了)公,本名郭錫瑠(王留),我想是三百年前台灣最勇敢,最有創意也最有膽識的人物了。對300年前台北人而言,他也是最有貢獻的一個人。
以下引自http://library.sindian.gov.tw/tw/hsman/content/p33.asp
『清初台灣土地肥沃又平坦很容易開墾,稻作一年可以收成兩次,雖然有禁令的限制,但在原鄉生活壓力的趨使下,閩粵人士相繼渡海來台,從事土地拓墾。 康熙中期以前,台灣的開發仍侷限於台南高雄一帶。時人猶將台灣北部的雞籠、淡水視若絕域「人至即病,病即死,凡隸役聞雞籠淡水之遣,皆欷歔悲嘆;水師例春秋更戍,以得生還者為慶」。康熙三十六年(1697)春天,郁永河從福建到台灣採硫,郁永河從台灣縣(今台南市一帶)循陸路北上「自竹塹以北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是年五月初二郁永河從干答門(今關渡)還看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大地震造成的台北大湖。時台北平原的人煙罕見,他在「裨海紀遊」中形容:「蹈非人之境」,其間雖紀錄了平埔族、通事、社人、水師活動情形,但並沒有漢人拓墾紀錄。 十八世紀初,漢人移民在台北盆地的拓墾進行非常快,但水源豐富的新店,卻遲至十八世紀二、三十年代才開始,主要是受制於泰雅族對入墾者採取激烈的反抗,使漢人裹足不前,最後只好開辦官莊以武力保護招佃進墾文山地區。 一九○五年刊行的《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對漢人入墾文山地區有這樣的調查敘述: 「乾隆初年,已有移民入墾。當時生番威脅甚大,非民力所能墾成。因此,政府於此駐兵,將荒埔曠土收為官莊,招募佃人開墾。所以本堡田園大部分負擔官租。然而,因設置戍兵,墾民漸安全,移民獨立招墾其餘埔地的漸多。」 漢人的入墾,使泰雅族人的生活空間縮小,雙方衝突不斷。面對這種情勢,清朝政府只好將附近的一些山區,交由秀朗、雷裡、雷朗等平埔族看管,因此在「拳頭母官莊」以外的地區,木柵、新店一部分、以及深坑、石碇、坪林等地全歸屬於雷朗社、秀朗諸社所有。但由於雷朗社、秀朗諸社的人數有限,整個土地的拓墾和防禦泰雅族的工作,最後還是由漢人來承擔。今新店市中正路的靠山一帶有「隘寮坑」的地名,就是過去隘寮的地方。 台北地區三面環山,形成中央平坦的盆地,土壤膏腴,宜于耕作,故自清初以後,漢人陸續進駐拓墾,至乾隆初葉台北盆地平原已無草地,隨著墾區的擴大,當時以埤池為主水源供應,每遇乾旱田地就無法耕作。 農田水利的改進使旱園化為水田,米穀產量增加提高土地經濟價值,台北盆地隨著農墾的開發,水利灌溉設施也逐漸開拓,開圳工程導引溪流灌溉農作,成為拓墾者最重視的事。台北平原位於基隆河與新店溪之間,惟有設法引導河水進入平原,才可以解決台北盆地農田灌溉問題。
乾隆五年(1740)郭錫沿著新店溪尋找圳道水源,在青潭溪與新店溪會流處,見到此處地勢較高又溪水充沛,位置就在現在新店街的東南方,若在此築堤壩成一蓄水埤池,將青潭溪水提高(類似今日的水庫),再沿新店溪岸,開一條輸水圳渠,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台北市,就可以用青潭溪的溪水來灌溉大台北地區的農田。
這段水利工程最大的困難,在築壩攔水後,還必需開鑿一條長約二百公尺的引水渠道(時稱石腔),才能將水引到大坪林過景美溪,灌溉台北平原東半部。 石腔工程最艱難的部分是必須在新店街東南方新店溪岸邊一百多公尺岩石陡壁下,鑿穿一條引水隧道,不僅工程難度高,該地又地處泰雅族部落內,開圳建埤工人時常遭受伏擊,使工程的變數更大。
當時的引水渠道工程,完全憑藉著石匠用人力一鑿一錘敲鑿,鑿石工匠鑿入數公尺後,洞內就沒有光線,石匠用豆大的油燈照明繼續開鑿下去,再把敲下的碎石,用畚箕運出洞外,出隧道口是最危險時候,泰雅族原住民常埋伏在洞口等候,等工匠一出洞口就給予出奇不意的攻擊,因此必需調派壯丁守護洞口,保衛工作人員的安全。據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墾戶蕭妙興等人所訂五庄合約中記載:「……與有關經營者一起做實地勘察試探的結果,同行者均說:谷深山又高,預定的圳路遍布岩石,要開鑿極為困難而叫苦不已!……生番兇惡百出,前後被攻擊數次而多人遇害。又生番出沒無常,實難令人預料,當時實是百苦艱難無與倫比。譬如支那列國史所記載,即仗孫臏及吳起之勇,將軍之謀事,往往也會失敗,何況是我們,即使再如何注意週到,入深山之番界要避免番害,實在是難上加難。至乾隆十八年屢次與生番接觸血戰,一連多年。 乾隆二十五年圳路貫穿石腔時,當時之石材師鍾阿傳等,把當時與生番之血戰狀況,雕刻于當地圳路之路旁石上。……」
台灣的地形險峻,每遇急風豪雨即水位猛漲,河水氾濫,進入旱季卻又涸竭見底,郭錫乃仿效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採用竹蛇籠築坡攔水。 竹蛇籠分成圓柱形的「豎籠」和「叉籠」兩種。「豎籠」用長3.5至6.5公尺不等的桂竹六十根,每隔75公分處用桂竹作緯,編成直徑1.8公尺的圓柱,此種圓柱形的竹蛇籠,因豎立放置溪中築壩,故稱之為「豎籠」。漏斗狀的竹蛇籠,籠頭部直徑約1.8公尺,蛇籠身用長3.5公尺的桂竹36根,每隔75公分處用桂竹作緯,編成頭大尾小圓錐形狀,這種竹蛇籠狀似魚尾,故稱之為「魚尾叉籠」,內裝卵石或石塊。
築陂壩時先在溪床勘定建壩位置後,再循此預定位,挖掘一條深約1公尺,寬約12公尺的溝道兩排,然後用松柏製成的木工沈床,放置溝道中,再以石塊填平,作為水壩下方護床基地,似穩固溪床並可鞏固水壩。另沿沈床上方邊緣,先立「豎籠」,雙牌併立方式宜豎于溪中,自東岸至西岸連成一條長堤形攔水壩,由於河基深淺不一,為施工便利遷就地形,所以整個攔水壩就像蛇一樣橫臥在河床上,因其形取名就稱為「竹蛇籠」。
乾隆十七年(1752)郭錫再度開築仍然沒成功。這時候乃由大坪林五庄地主蕭妙興、朱舉、曾鎮、王綸、簡書、陳朝誇、吳德昌、江游龍、林棟材等合組「金合興」墾號,由蕭妙興等提供五庄土地境內,任由郭氏開鑿圳渠至任何外庄灌溉農田;另外提供獅頭山旁(今碧潭)的土地一處由郭氏興建大貯水池蓄水,並同意使用大坪林五庄的土地開鑿圳道,引水灌溉台北平原與郭錫交換,取得青潭口陂地的使用權與開鑿大坪林圳的權利。
由「金合興」接手的首汴工程,自乾隆十八年(1753)起,請石匠鍾阿傳等人開鑿施工,在都是砂岩和頁岩及潭深山高石壁上,從攔水壩、斗門頭到第一汴(分水閘)之間,鑿出明渠(圳路),也要鑿暗渠(石腔)。在鑿渠築陂期間,開圳人員時常遭受伏殺,因此大坪林五庄庄民「設流壯為護衛」,挑選身體強壯者輪流巡察防禦,血戰經常發生,犧牲了許多生命,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青潭到新店這一段穿石為渠的艱鉅事業,稱為「大坪林五庄圳」,主要灌溉區為十二張、七張、十四張、寶斗厝、二十張等地。以後繼續開鑿大坪林平原上的公、私水圳。 大坪林五庄的居民於一七五三年開始合鑿隧道及合開渠道,歷經二十年,終於在一七七三年完成了灌溉大坪林五庄的圳道,使新店地區的農業全面進入水田耕作的時代,該圳灌溉大坪林地區農田四百六十餘甲。
乾隆三十年(1765)全部完工,呈請清丈、定界、陞科,經秋、胡二姓委員清丈後,乾隆三十三年(1768)署理淡水同知李倓批准並親自到青潭口勘察,劃地分管定案,即可避免與金合興爭地,又可以確定庄內地界合約。(合約)便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一切妥當後簽定的。於同年三月商定<五庄合約>,訂定水費收取標準及五庄庄主各人的水租持分,開始向用水戶收取水租。 光緒年間,曾承淡分府陳發給"給拳山堡大坪林五庄陂長金同順戳記"使用,清代全台只有十三分之一的田園升科,台灣北部土地升科更不及三十分之一的情況,大坪林五庄庄民呈請「清丈田賦」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一切清丈妥當後,大坪林圳開築完成時,業戶首金合興即蕭妙興乃率同夥股、陂長、圳長、五庄眾水甲地主佃人,於二月間舉行慶成禮祭,叩答上帝神祇,共同訂立<大坪林五庄仝立公訂水路車路合約>照式行事,感謝神祇庇佑慶能順利運營。
同年,郭錫在1753年和大坪林五庄居民交換水源後,開始在獅山邊大潭進行引水工程,在築壩,先用石塊和泥土堆砌,但每遇豪雨,山洪下瀉即被沖毀。後來改用桂竹做成竹蛇籠內裝石頭,再將竹蛇籠相互連疊的在溪中築成一道攔水堤壩儲水。由青潭溪(新店溪)的溪水導入圳道流至大坪林區後必須設法引水渡過景尾溪,才能流入大台北市興雅庄、錫口等地的農墾區。
景尾溪(即景美溪古名霧裡薛溪)該溪源出于玉桂嶺,由東向西經石碇等地至景美後流入新店溪,景尾溪有九十多公尺寬,郭錫用木材製成水橋(木製的渡水木槽 ),架于溪上連接兩岸圳路,引水渡過溪河,此種水橋當時稱為「木 」。依據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記載: 「……於是他們建了一條木製的水槽。用一連串堅固的長約十公尺的木樁架在河上;槽有三面,係用相當厚的木板造成,用一些楔子連接著。槽的內部上一層油灰,這樣便不致漏水;槽深約一公尺半,寬約兩公尺半;四十七根木樁把槽支住。水從景尾引到艋舺。……」 由於當時所建的木是平底,行人可以裸足行走槽上。故自木架成後,兩岸居民均捨棄原來的渡船,將木作為木橋行走,然不數年木即告損毀。郭氏仍以堅毅卓絕的精神,竭盡智力,潛心研究,再度設計用大水缸去底,連接做成涵管使用。於是一面僱工在溪底挖一地道;一面購買大批水缸,全部將底去掉,連接埋于溪底地道內,作為通水暗渠(類似今日之水泥涵管)連接兩岸圳路,而恢復通水。 埤圳完成後,新店、景美及台北市等地區的農田獲有豐沛的水源灌溉,原來的廣大荒埔,也先後墾成農田日趨繁榮。
但清乾隆三十年(1765)秋,連日豪雨,山洪暴發,景美溪底的暗渠悉遭沖毀。遭此一重創!郭錫憂思成疾,是年冬天農曆十一月十八日與世長辭,享壽六十有一,諡「寬和公」。 郭錫長子郭元芬,決心完成乃父志業,與工程計畫師陳菊司研究設計,決定仍用木架於溪上通水,為避免行人再將木當作木橋通行,乃將木改為尖底。當時大家稱此尖底木為「菜刀」。 萬盛庄地區的佃農高緣等三十二人,耕作農田七十九甲七分,卻未獲得公圳的水源灌溉,乃和郭元芬洽商,並作實地勘察研究,協議在大坪林地區的上埤大圳(即郭氏所開的水圳)的西方,另闢建一條渠圳(當時稱為下埤大圳)通到景美溪邊的木圳頭設於大宅庄,(碧潭北二高高架橋下)與上埤大圳的圳頭(青潭入口)分開,將碧潭溪水導入圳渠。其一切費用議定郭元芬負擔和萬盛庄佃農高緣等三十二人共同分攤,每甲分攤工程費銀伍圓,於開工時先交三圓,待大圳開成通水後再交尾銀二圓,其餘由圳主郭元芬負擔,用水戶則按用水規定每年交付水租費。 協議達成後,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動工。一面在碧潭溪中用桂竹編成竹蛇籠,放置溪中,築成一條攔水壩;一面自碧潭入口處,開一圳路至景美溪邊,直通到木。築埤建圳工程進行兩載,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完成通水,郭氏父子數十年水利事業至此始全部告竣。 圳渠全部通水後,由新店溪上游入口,經青潭溪埤至景美溪南岸的上埤大圳,其灌溉範圍均在大坪林地區,後人稱此圳為「大坪林圳」。入水口處稱「頂埤」。自大宅庄經新店、景美至台北市地區的圳渠,為紀念郭錫 建圳造福鄉民的功德,稱為「公圳」,入口處稱「下埤」。
《淡水廳志》載: 「公圳(又名金合川圳),在拳山堡,距廳北一百二十里,業戶郭錫鳩佃所置。其水自大坪林築陂鑿石穿山,引過大木溪仔口,再引至挖仔內過小木,到公館街後拳山麓內埔分為三條;其一由小木至林口莊及古亭倉頂等田,與霧裏薛圳為界;其一由大灣莊至周厝崙等田,水尾歸下陂頭小港仔溝;其一由大加臘東畔之六張犁、三張犁口過直至車罾、五分埔、中崙前後上搭搭攸等田,水尾歸劍潭對面犁頭標、入北港大溪,灌溉田一千二百餘甲」。 公圳傳至第四代郭章璣(又名郭清和)時,由於家道中落,乏資經營;先於清道光八年(1828)十二月,將圳寮、圳路、水田等的二分之一產權,以三千七百銀圓,讓渡給林益川者 (板橋林本源)共同經營管理,將管理行號改為「林益和」號,約定自道光九年(1829)元月起至道光十五年(1835)元月止,為期六年,期滿後由郭章璣交還林益川三千七百銀元,將所讓售的業權贖回。孰料至次年(1829)十二月,時僅一載,郭章璣又以四千二百銀圓,將公圳圳路、埤池、圳寮及木等所有設施,全部讓售與林益川獨資經營。郭氏兩代辛勤開鑿的水利事業,悉數轉由林家接管。』
在300年前,先民開墾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水源。而水資源的寶貴,甚至引發原住民不惜發動戰爭。瑠公有遠見的冒險家,供水向農民收租金(事實上,全台灣都這樣,這也是後來全國都有農田水利會的由來),這是個很有賺頭的獲利模式,但也十分因難。 當時的創意包括在山中挖出河道,設置竹籠,甚至還蓋水橋,還要一邊打仗。史料中說,瑠公為誕和原住民講和,娶了兩個原住民小老婆,還請原住民當他的保全人員。其實有時間的話,把這段故事寫成小說拍成電影一定很有意思,找徐若萱和舒淇來演他的小老婆就對了。現在瑠公圳大部份都被蓋起來,不過在溫州街有一小段還看的到。
這是溫州街瑠公圳整修前的樣子
這是整修後的樣子,過兩天有空我會去看一下。
整修後的牌子。
溫州街45巷。怪怪地和別的巷子不一樣是歪的。其實台北市後多路歪歪斜斜的都是因為以前是水路。新生南路很怪,新生北路更怪,因為南接不到北,接到的是松江路,就是因為水路是歪的...
衛星上想找那一點點露出的水路,不過看不太到。可以按照上上上張照片去想像露出水路的位置。
碧潭的取水口和台大校門邊的碑。
水道示意圖。
有一件事我剛剛才想通,為什麼不引其它地方的水比方景美溪??幹嘛這麼累,還要打山壁?
理由很簡單,因為水位不夠高,水量也不夠多。我一天到晚過景美舊橋,那裏水面離橋至少有20公尺,水量也少,所以要做水橋過這兒啊~~
300年前,瑠公的想像力真是驚人。而他也把這狂想付諸實現,光這點我就很佩服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